凤翔红拳
红拳是流传于我国黄河流域最广泛的武术门派之一。它内容丰富,种类繁多,地域特点明显,具有极强的技击性和娱乐观赏性。据考证,红拳主要起源于陕西关中地区,凤翔是红拳的重要发祥地之一。 凤翔红拳最早起源于何时无据可查。据《中国红拳》一书考证,清乾嘉年间,凤翔大辛村人师宝龙(1765-1845)为红拳名家,他精研红拳,技艺为陕、甘、川武林所称道,人谓之“神手”,为“红拳自明至清七百年之大成者”。师宝龙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,写成了580余字的“师宝龙拳法”,为红拳的发展与传播奠定了理论基础。时至今日,它仍然是红拳研究的重要历史资料。师宝龙还创立了红拳独特的“八卦步”、“狮子缘边走”———打手竞赛的门子等,从而使凤翔红拳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,即盘(基本功)、法(技击方法)、理(拳法理论)、势(套路),使凤翔红拳独树一帜。 红拳在凤翔及周边地区也叫软拳,习武者称为柴禾行(hang)。冷兵器时代,凤翔境内习练武术者多以习练红拳为主;习武者可以通过武科举考试获取功名,或者为了谋生保镖护院,还有人学艺自保,也有人以打把式卖艺为生。 历史上,每逢庙会及节日庆典,红拳爱好者会聚在一起演武助兴,展示各种拳艺绝活,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上世纪六、七十年代。表演前,先由耍流星锤者打场子,然后表演者上场表演各种红拳拳术与刀、抢、剑、棍等套路,最后由德高望重者练一趟大刀收场,叫“开门的流星闭门的大刀”。每位表演者上场下场都要向观众抱拳施礼,以示尊重,形成了独特的民间武文化习俗。 凤翔红拳内容丰富,有徒手单练、对练;器械套路,健身气功等,可适合不同年龄与不同体质的人群,具有表演、健身、技击和研究价值。 凤翔红拳由于其所在地的特殊地理环境,地方特点显著。它较多地保留了原生态的演练风格与技术特点。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体委曾进行过挖掘整理,近年来新闻媒体曾多次进行过报道。2005年以来,凤翔红拳传人多次组队参加市、省、国家级武术比赛,展示了凤翔红拳独特的技法风格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