岐山锅盔制作技艺
岐山锅盔的起源,始于西周,它与周部族扩疆保土的战争有关。《诗经》公刘篇载:“乃裹馍粮,于橐于囊”。馍粮、即是干粮。橐与囊,均是有底或无底的软口袋。干粮装进口袋,去干什么?《诗经》这一篇中接着记曰:“思辑用光,兮矢斯张,干戈戚扬,爱方启行”。原来带着干粮,是去为国家打仗。岐山人直至七十年代以前,家人出门,不管有无盘缠,必用一个软布口袋,装上切成小块的锅盔,便于随时充饥。这是一个很固守的生活习俗。 另据传说:周文王带兵作战时,为了应急,让军人以头盔架在火上烙馍,烙成后,馍亦如头盔,外圆而中心穹起。便有了锅盔的早期形态。所以,岐山人也称锅盔为文王锅盔。 岐山锅盔,作为烙制食品,除了主料面粉细白,佐料讲究,富有营养价值外,它几千年的文化负载,还在于人类早期的生育崇拜以及亲情传递,岐人有女嫁至婿家,辄为生育,娘家必遣亲人(一般为其兄弟),用红布包一囫囵锅盔,在黎明前送至女儿家,放在大门外的水眼口(下水道),遥见亲人等,且忌搭话,抽身便回。亲家会意,亦不招呼,随即取进。这叫“送锅盔”。锅盔取进后,扣在小娃头上,俗叫“扣娃”。自古以来,当地人生娃,最怕得“四六风”。就是婴儿落草四天或六天,多有夭折者。人以为有“偷死鬼”作崇。其“偷死鬼”惧门神,必出入下水道,若以红布色锅盔堵水眼口,红火灼灼、坚盾锵锵、魔障远避、便能防住“偷死鬼”,锅盔如盔如盾,又是西周祭祀用品,用于扣娃,其意若盔甲护身,诸邪不得取魂,百病不能近身。扣娃之后,这个锅盔便存于产妇房中,随饥能食,以补婆婆家饮食之或有不周,又隐见产妇爹娘,不让女儿在坐月子时有一时缺粮。岐山锅盔、干、脆、香、酥,弥月不坏。古人临于战乱,今人外出务工,都是最能久储的应急食品。锅盔掰成碎块,也能入汤不散。当地人吃羊肉泡或大肉泡,均喜用锅盔馍。 岐山锅盔的市场流通,不能划定确切年代。俗传在明、清时,逢市必有卖锅盔的。若是赶庙会,小娃最爱嚷嚷要“咥锅盔”。锅盔形如为圆盾,直径二尺许,厚过一寸。卖主随客意,以利刃斜划成条形,状如“笏板”。小娃双手执定,猴作台上老爷举动,且啃且嘻。 近年岐山锅盔的业主,从配料工艺、卫生条件、包装、出售各方面,均有大的改进。提高了岐山锅盔的品位和名气。岐山“天利花锅盔”,在2005年,被陕西省烹饪协会评为“陕西名小吃”,2006年,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:2008奥运推荐食品金奖。 岐山锅盔的品种,分五香锅盔和油酥锅盔两大类。油酥锅盔中又分大油(猪油)锅盔和清油(菜籽油)锅盔两个品种。每个锅盔一般在2公斤左右,视制作者习惯与器具大小略分轻重,原料中主要成份是精制小麦面粉,以岐山北山南麓一带黄土坡地出产的硬质粒小麦为佳,制作工艺共分七道工序: 1、磨面:传统方法是将选用的小麦淘后凉干,磨麦箩面,俗语叫“收取上面”即只取每百斤小麦出粉率为60%—65%以前的白面,用于烙锅盔,其后磨出的次粉另作它用。现代人则直接使用面粉厂加工的特制粉。 2、发酵:各家都有自制的酵母干块。用时,先以少量面并酵母和成稀糊状,置于盆中发成酵头。 3、和面:将面粉与酵头、水相和。一般比例为:每5-6斤面粉,加入一斤酵头,和面时面与酵头的使用比例,还视季节增减,热天为:5:1,冬天为5:2,每1斤面加入0.15斤水,盐少许。 4、入油:加入油脂实质是与和面同步。大油用时必须加热化开,清油也要加热(温度为39—41C°左右)。加入油脂的含量,在加水的比例中浮动。即加入多少油,则减多少水。1:0.15的水份比例不变。(此为油酥锅盔制作工序中一种,五香锅盔无此工序)。 5、压杠子:这实质上是揉面的工序,待面块发酵起旺后,逐块在杠子下压揉。杠下有小案桌,木杠一头固定,一头由人压下抬起。由于锅盔面较硬,须反复调整压光。 6、佐料:五香锅盔,在将面块擀成形后,以芝麻和小茴香撒在表面。油酥锅盔表面只用芝麻。 7、烙锅盔:岐山锅盔的烙制方法最讲文火,火快了会皮焦里生。传统烙法一般使用麦草烧火,因为麦草烧过还有积火,散热均匀,且能保持灶膛温度。现代人用煤炭烧火,须在炭火上加钢板,以加强散热性,锅盔入锅,一面初受火,则贴近锅底,固定成形。翻过再烙时,其锅底形朝上,俗语叫:锅盔扣下。此时用特制的细竹签,在锅盔上扎眼,使锅盔中的热气排出,同时,在烙制过程中用手不断顺时针转动锅盔,使锅盔着色均匀,每个锅盔烙成的时间大约在50分钟左右。 岐山锅盔制作器具: 面盆、大案板、擀杖、刀、竹签等。 杠子:硬木杠、粗约8cm左右,长约150cm。 杠窝:木柱或壁中砌一大木块,用以作杠头支点。(杠窝直径12cm,深度12cm)。面桌:木制品用于杠下压面。(小面桌长60cm,宽55cm,厚9cm)。铁锅:生铁制品,一般用口径66cm,深50cm的大黑老锅。 灶台:泥土制品,用于安锅烧火烙制锅盔。(灶台高80cm,长120cm,宽100cm)。风箱:木制品,手动鼓风机械。(风箱高55Cm,长80cm,宽35cm)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