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宝鸡市档案文化网上展馆 > 宝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

鹿羔馍制作技艺

 

       据《唐六典·膳部》记载:“民间九月九日,以粉面作糕,上置小鹿,号食鹿糕”,另外,据我县世代以制作鹿羔馍为生的传承人王浩义介绍,听他爷爷讲:“鹿羔馍”的起名,源于唐代。相传当年武则天在位时,曾来法门寺拜佛,路经扶风县城时,进孔子殿拜谒,孔子殿外的“照壁”旁有个摆摊刻印章的人,近旁还有卖鹿羔馍的小吃摊。那时候,鹿羔馍还不叫鹿羔馍,而是叫“柱丁石馍”。因为这馍的外形极象一个鼓状的柱石样子,中间还有一个凹坑,仿佛正好用来立柱木似的。这“柱丁石馍”,圆圆鼓鼓,玲珑精制。馍边沿白如雪,底部鼓起的地方黄如金,散发着扑鼻之香,武则天被这馍吸引住了,吃了馍后,对卖馍的人说:“你这馍好看好吃,可这“柱丁石”的名儿不好,说罢拿起刻印章的人刻的一枚小鹿羔印章,照准馍中间的小凹坑印了下去。顿时,一只活泼可爱的梅花小鹿羔便出现在馍上,馍上印了小鹿羔,显得更好看了,遂赐名“鹿羔馍”。从此以后,“柱丁石馍便更名为“鹿羔馍”了。因为受到武则天的青睐、鹿羔馍更是名声大振,流传至今。

      鹿羔馍其所以好吃,关键在于它的制作工艺特别讲究,用料又极为精严,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,其制作工艺,可分为以下步骤:一、用料:1、甜味用料:小麦面粉、菜籽油、川糖、发面(酵面)。2、五香味用料:小麦面粉、大油、五香粉、发面。二、配料:以甜味为例,每50斤面粉,兑6斤油,6斤糖,发面多少随季节变化而灵活掌握。此外,睛天、阴天也要区分,稍作加减。据三代祖传老师傅王浩义介绍:过去做鹿羔馍,最理想的面粉,要数上茬为苜蓿地所种的小麦,最低程度也要选用正茬麦(单料休闲地),秋茬麦坚决不用,因为秋茬麦太松泡、没劲,做出的馍皮易裂,口感也不好。现在很少有苜蓿地,正茬麦也不多,做鹿羔馍时。就选用“小偃”六号小麦,这个小麦品种品质好、劲口大,抵得上以前的正茬麦。所用的菜油选用是用土法蒸锅蒸坯,木梁压榨的菜籽油,糖要选用四川产的川糖,包麻纸浸透后使用。酵面的搭配:一般情况下按10斤面粉、4斤酵面的比例掺兑,冬天可适当多兑些,夏天少兑些,阴天、睛天也要区别,灵活掌握。三、和面、压面,将按比例掺兑好的面,放在案板上反复挤压,挤压用的是扛杆原理的杠子,边压边折叠,边压边掺面粉,边掺面粉边压,直到掺不进面粉时为至,这样挤压和成的面团,又硬实又有韧劲,做成的馍坯不走形。这道工序最累人,也最重要。四、做馍坯,将面团撮成条,按等分切成块后,用双手丸成圆锥体形状,再用“偎偎”使劲在圆锥体的顶尖上压,使圆锥体自然向四下扩张,形成一个有厚度的水平圆,最终在馍中间留下一个小坑凹,再在小坑凹里印上鹿羔印章,生馍坯即成。五、烙烤:烙烤时,火候极为重要,烙馍的锅为平底,浅边沿,称为鏊。烙馍须用麦草烧火,硬柴火与碳火都不行。烧火时,将麦草捋顺,形成一束,握在手里摇着烧,但火不能太大了,火重了,馍皮易烤焦,火轻了,面里的糖就会“醒”稀,致馍变形。待馍皮稳住后,再用文火慢烧,将火布均匀,用小火煨烤,慢慢上火色,一锅馍大约需二个时辰,才能烙好。

       制作鹿羔馍时,需用以下几种器具:

       1、锅(又称鏊),平底、浅边沿,直径50公分。一般为一个灶台上安两个锅,两锅相连,却又隔成两个火门,分别烧火。

       2、案板,案板为农家厨房的木案板,长1.5米左右,宽0.8米,可供两人同时围案作业。

       3、和面杠子,在案板中间处的墙壁上,稍高于案板处,掏一个圆窝儿,用于插进杠子,木杠子长约1.70米,直径约10厘米,端正光滑,两头一样粗细,操作时,将木杠的一端塞进墙上的窝儿里,人骑在杠子上,一腿悬空,一腿着地,跳跃式快速腾跳左右移动,使面团各处受压,边掺进干面粉边如此挤压,反复折叠被压平的面片,直到压不动为此。

       4、“偎偎”,所谓的“偎偎”,其外型很象“抖空竹”时在线绳上转动的“空竹”那样,高约10厘米,中间细,两头是削去楞边的扁圆形,扁圆形的中间稍微鼓起,偎偎的两头大小不同,大头约4厘米,小头约3厘米,可以制成大小不同的鹿羔馍,也是为了使用时便于用力,减轻手掌的压疼感。

       5、鹿羔印章,当生馍坏做成后,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盖上鹿羔印章,印章为木质,通体高约5厘米,椭圆形,上有阳刻或阴刻而成的鹿羔图形,梅花鹿图形高4厘米,宽3厘米,据我们观察,各家的鹿羔馍印章图案有所不同,大约这也是各家的商标式样吧。

       6、钎子,鹿羔馍入锅烙烤前,要逐个儿用钎子在坑凹里扎三下。以便透气,馍不开裂,也容易烙熟,钎子分木质或铁质,如牙签粗细,长约12厘米。

01.jpg

02.jpg

03.jpg

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