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宝鸡市档案文化网上展馆 > 宝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

西府曲子

 

    西府曲子的起源,传说源于凤翔“雍邑”。据凤翔曲子世家清末举人郑筱斋(1847—1928)讲,雍城秦曲是秦穆公宫廷中的一种“宫曲词”分“正宫调”、“小宫调”两种。正宫调由乐工、词工演唱;小宫调由歌童、舞女演唱。

    秦献公迁都栎阳(今临潼一带)后,发还雍藉部分歌童舞女还乡,使“小宫调”流入雍地民间。后秦孝公由栎阳迁都咸阳后,发还雍藉部分词工、乐工,使“正宫调”流入雍地民间,才形成了民间曲子座唱。

    另有清·王敬一编录清曲《羽衣新谱》(五卷)223首时,曾言:‘后稷时就产生了这种古曲古调,故御名“有邰”’。“有邰”是五帝时期的古国名。后稷有邰氏曰、姜嫄生后稷,封于邰(今武功旧县城南),但此说无其他史料所证。

    汉时,清曲已在关中西部流行。汉《乐府》收集的郊庙歌辞、鼓吹曲辞、相和歌辞、杂曲歌辞中就有部分清曲被收录。汉代郊庙祭祀活动,为清曲演唱开拓了很大的空间。

隋唐时,曲子演唱更为昌盛,《新唐书·礼乐志》云“隋初有清曲,其音清而健雅……玄宗善音律,选乐部三百人教于梨园,为弦竹之戏”。宋·王灼《碧鸡漫志》云:隋以来,今之所谓曲子(指宋代)渐兴,至唐始盛,今之繁声瑶秦,殆不可数。古歌为古乐府,古乐府变为今曲子。

    从以上两段记述中,可知汉代古歌、古《乐府》,在历经三国南北朝后,到隋代有了新的兴起。唐玄宗选乐部三百人教于梨园,使曲子进入宫廷,可知唐时曲子更为昌盛。王灼是宋代人,所指今之曲子渐兴,从中还可窥出历经唐五代衰落的曲子,到宋代又开始渐渐兴起。从有关资料可知明永乐年间,风翔秧歌班子曾赴甘肃马营夷城(今甘肃高台县红岩乡沙河村马营岗子)演出后留当地。其时,清曲已由宝鸡西北部流入甘肃天水、平凉等地。明·正德五年(1510),有武功状元康海、户县王九思先后以刘瑾案罢官归里,每相聚沜东户杜之间,他们自设曲子家班,参照古乐清调,整理旧曲,创作时曲,整理出《沜东乐府》等词曲本。康海还组织曲子演唱活动,传武功旧城有“乐伎巷”是康海与乐工活动之地。康海曾于城隍庙报赛唱曲“数日间乐工集千人"粗犷畅达的“康王曲”和“康王腔”对后来曲子的发展,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。明·嘉靖三年(1524)刊印的《二太史乐府联壁》(康海、王九思)收录散曲260多篇。后有康海的外孙张炼,曾任湖南按察佥事,他归田浒西沜东,承外祖康海遗凤,设曲子家班奏曲演唱,并著有《双溪乐府》,收录散曲230首。他们的编写演唱活动,使武功、周至、户县一带的曲子活动已出现了新的昌盛,其唱调已由单调的说唱,发展为叙事联曲体。

      清代初期,西府曲子随移民流入甘肃敦煌,使曲子演唱的地区更为广阔。在宝鸡东部武功、周至、咸阳户县的曲子座唱仍然昌盛,王敬一所编《羽衣新谱》共五卷,录曲目223个。所载曲目、曲词、曲调与今座唱者,大体相同。

      清代后期,西府曲子由座唱形式开始发展为社火广场游演的小戏曲清·同治年间,位于宝鸡县西部山区(今陈仓区)赤沙、凤阁岭等地,流行有社火“笑谈”一类杂戏,其中有《卖油》、《卖妹》、《女贤良》、《香山还愿》、《出五关》、《李三娘研磨》等小戏,均以“西府曲子”曲调、曲词演唱,其表演以生活动作或社火戏剧动作进行套用,从而使板凳曲子具有戏曲雏形。

    清末民初,有眉县孙家原曲子班、岐山县马江乡曲子班、宝鸡市渭河南益门镇曲子班、凤翔县铁家庄曲子会、西北村曲子会、先后将《三娘教子》、《两亲家打架》、《保柱背磨盘》、《二组娃害病》、《壮元祭塔》、《刘海打柴》、《张连卖布》、《安安送米》、《拾玉镯》、《捡柴》、《牧羊》、《借醋》等曲子座唱搬上戏剧舞台。

      建国后,宝鸡市、县专业剧团,先后将西府清曲《借年》、平弦曲子《母女亲事》、《瓜园欢歌》、曲子戏《赎女婿》、《画纱灯》等戏,正式搬上戏曲舞台,参加省市会演、调演,使曲子戏成为戏曲艺宛中的新品种。西府曲子虽搬上戏剧舞台,但终因联曲体音乐的限制不能突破,其构成大型戏剧的难度较大,因此,难以广泛流行,被发展较快眉户所取代。但座唱曲子仍广泛流行于神社庙会、婚丧嫁娶、过寿满月、盖房驱邪、还愿讨平安等各种礼仪习俗活动之中。文革时期,旧曲子演唱被禁止。改革开放后开始得到恢复,但又受到经济大潮冲击,观众欣赏观念的改变,因此,流行千余年的曲子演唱受到很大的冷落,后继无人。1983年,陕西省文化厅组织艺术研究所有关专业人员,曾对西府曲子的曲目、曲词进行了收录,1985年中国曲协专门在凤翔召开西府曲子研讨会,对西府曲子给予了极高的评价,到本世纪初,各地曲子班都已濒临消亡状态,亟待进行扶持保护。

      西府曲子是一种民间曲艺演唱活动。民间有:雍城秦曲、雍城清曲、清曲、小曲调曲子、有邰清曲等多种称谓。早期以散乐坐唱为主要形式后发展为社火演唱,广场杂戏,又演化成为曲子戏。今流行的西府曲子有西府曲子坐唱、社火曲子演唱、西府曲子戏三种表现形式。

      一、西府曲子座唱:民间俗称“念曲子”或“板登曲子”。其表现形式是由文武乐器演奏者与唱曲艺人围聚而坐,进行伴奏唱曲。早期5-7人为班,现发展为8至20人不等,无固定要求。

      二、社火曲子演唱,其表现形式为广场表演唱或广场杂戏演出方式进行活动。它由座唱发展为演唱,把叙事联曲体中的人物,分成角色进行表演,从而使曲子演唱形式转化为有故事、有人物的雏形戏曲状态,它吸收戏曲打击乐和戏曲动作表演,使西府曲子座唱逐步戏剧化

      三、西府曲子戏已成为戏曲声腔的剧种。它是以戏曲演出的表演程式套路,沿用秦腔打击乐,将西府曲子声腔、曲调进行创作改编,从而形成的舞台戏剧。

      西府曲子座唱主要演出于神社庙会、婚丧嫁娶、过寿满月、驱邪还愿等民俗活动。社火曲子主要演唱于春祈秋报活动、抢山神、闹元宵等大型民俗社火活动之中。西府曲子戏主要演出于各种晚会活动,它以小型传统剧目和新编现代小戏为主,尚没有大型剧目进行连台演出,故不能承担庙会戏演出。

      西府曲子的曲调包括平弦、月弦与曲牌三部分:

      平弦即流传在民间的小调,曲调清雅欢快、婉转抒情,善于表现家庭生活及爱情故事,适宜妇女和儿童演唱。有十对花、十盏灯、十二花、小放牛、画纱灯、放风筝等近五十个曲调及百多首曲目。

      月弦是一种联曲体唱调,行腔音域宽厚,曲调激昂慷慨、朴实流畅主要表现人生跌宕、官场起伏、生死离别等重大事件,多由中老年人演唱它对故事中各类人物的情绪、性格都能较好的表达,如典雅清秀的“陶渊明重阳访菊”,缠绵俳恻的“黛玉葬花”,高亢雄壮的“醉打”,轻巧风趣的“小姑贤”等等。有五更、吹调、反簧、月调、道情、肝断肠等有七十多个曲调和四百多首传统曲目。

      曲牌,用于前奏或间奏,开唱前先奏一首曲牌,一为招揽观众,二可使演唱者酝酸情绪。常用曲牌有声声怨、两头慢、大开门、永寿庵、寄生草、落江院等四十多首

另外,月弦西府曲子的月弦里有一种大调(亦称细调,昆腔调),它流行于陕西、甘肃、宁夏、内蒙、新疆一带,属北昆腔。它的音调高而昂昂而沉,沉而清,低而柔,细而刚,用力在丹田,比较难唱,一般艺人多不会唱。曲调有混江龙、满江蛟、寄生、皂罗袍、肝肠断、断桥吹调等。

      西府曲子据调查掌握有曲子800余首,题材繁博,内容丰富,大致可概括为民情风俗、历史故事、神话传说、传统戏曲及新编小戏。常演的传统曲目有《古城会》、《文王访贤》、《八仙庆寿》、《十对花》等。曲词不卑不亢,不野不文,刚柔合宜,雅俗共赏。

      西府曲子虽多出自民间艺人之手,而一些文人也旁略民风,采撷英华,为之润色。如光绪时的凤翔县举人郑筱斋、清末秀才黄兆梅等均极力推崇研究曲子,斟字酌句,编写曲目,出自文人之手的《黛玉葬花》、《李晞古赏牡丹》,《张良遇师》等作品,成为曲子中仅仅流传于宝鸡凤翔一带的曲目。
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