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宝鸡市档案文化网上展馆 > 宝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

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

 

 

       灯盏头碗碗腔又名“千阳碗儿”,“灯盏腔”,“碗碗戏”,“灯盏子”,是因打击乐器中使用灯盏头器具而得名,它多以皮影戏形式表演故又称“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”。其孕育、发展经过了200多年,根据公认的首创班主年龄推算,该剧兴于清乾隆50年前后,盛于民国,衰于“文革”。它与当地的民歌、小调、地台社火、剪纸等有密切联系。

       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属板腔体戏曲声腔体系。其板式有大板、二板、带板、尖板、滚板等五种板式。除滚板无欢音外其余各板均有欢苦音之分。音乐基本特点是清越出雅、细婉柔润。欢音轻松欢快、喜悦,苦音哀婉雅绵、如泣如诉。唱句以十字句、七字句居多,自由句较少。唱腔多用喉及上腭发音,偶以鼻音扬至高八度拖唱尾,使唱腔抑扬顿挫,富于变化。叫板及拖腔中多用助词和衬字如“安”、“咦”、“哎”、“啊”、“呀”等。其调式为徵调式和宫调式,定调为1=G或1=B。灯碗腔乐器有文武场面之分,武场面锣鼓点及唢呐曲牌与西路秦腔皮影基本相同,文场特色曲牌有开戏用的《开板》、对白中的《黑摸》、《黑揣》等。灯碗腔皮影戏演出时,一般一人挑线,4-6人奏乐,边挑线、边奏乐、边唱,皮影人物生、丑、净、旦齐全,皮影导具众多,每箱约有人物导具100余件,每班社6-7人。它自产生以来以艺术感染力和班社精干、剧目多为群众所乐

道。

       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的传统剧本有100多本折,常演的有50余本。这些剧本既有艺人创作的,也有从秦腔皮影剧本移植而来的。常演剧本多由演唱艺人熟记于心,脱口而出。剧目多取自神话传说、民间故事、历史人物、地方典故,其特点是情节复杂,故事曲折,人物形象性格突出,奇、巧、新,易传易记易讲。该剧种依存于民间习俗活动,有鲜明的祈祥纳福、镇宅辟邪的程序性音乐和剧目内容。

       文场面器乐有大板胡、竹笛、月琴、二胡、唢呐、海笛、马号等;武场面有灯盏头、连环板(莲花落)、平鼓、铙钹、手锣、钩锣等。灯盏头沿用古代生铁铸成的高脚菜油灯碗,直径10厘米左右高约5厘米,用火浇红后在食醋中淬出即可。莲花落长10厘米,厚4厘米,取枣木制成,牛筋连系。月琴形似中阮,共鸣箱用桐木制成八角形,琴杆用枣木制成,牛筋为弦,无品位,拨片拨弦演奏;皮影、亮子等表演器具与西部皮影戏器具相同。

01.jpg

02.jpg

03.jpg
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