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宝鸡市档案文化网上展馆 > 宝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

西山对对戏

 


       西山对对戏(陈仓秧歌),当地人又称“笑谈”,源自原始歌舞,篝火围场,手舞足蹈,拍股击物,呼喊歌唱。渐至周秦民歌组舞,至汉唐受参军戏及元剧的影响,至明清衍生为适宜当地山区所独有的秧歌。清代始有秧歌会。每年春节至二月二为全村或家院装扮表演,至现在形成由村上统管、秧歌会负责的民间艺术表演组织,可追溯的有七代传承。近年来,中央电视台、香港凤凰卫视、宝鸡电视台和《宝鸡日报》等媒体均有专题介绍,引起社会关注。

      秧歌是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轻喜剧,以丑角戏为主,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、说唱做打,在引人捧腹中,达到揭露官场阴暗、民众疾苦、落后愚昧等目的,如《闹元宵》通过一位县官召集乡约民夫为王丞相搭建观赏元宵的彩棚,戏谑官僚阶级;《二呱子吆车》通过二呱子为差人起解苏三的过程,暴露官场阴暗;《打丫牌》则通过娶亲表现了喜庆热烈的生活情趣;《亲家母打架》则极好地讽刺了爱女不爱媳这一落后习气。同时,在主要人物前场表演的同时,穿插着他人配唱,抒发着人们憎恨奸邪、向往美好的愿望。

01.jpg

02.jpg
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