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宝鸡市档案文化网上展馆 > 宝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

凤翔木版年画

       凤翔木版年画起始年代较早,相传,在唐、宋时就有单色印画。至明代逐步发展为套色印画。据《凤翔县志》记载:“明正德二年(1507年),南小里邰氏家族中有八户人家从事木版年画工艺,至明末清初,该村有10多户人家开办作坊印制年画”。由此可知凤翔木版年画至少有500年历史。清乾隆55年(1709)至道光15年(1835)的50年间,凤翔的印画业大为拓展,南、北小里村和陈村镇共有印画作坊40多家,年产各种年画、谷雨画200多万张,远销甘肃、宁夏、青海等地。至民国18年(1929全县从事木版年画工艺的有六、七十家。其中南小里村的“世兴画局”、“中兴画局”,北小里村的“复盛画局”、“兴盛画局”、“新盛画局”、“厚义画局”,陈村镇的“张记”、“李记”、“家记”等画局均具规模。年画品种日趋丰富。仅大小门神就有40多种,有的组画一套达30多幅。民国25年(1936)木版年画工艺鼎盛,仅“世兴画局”年印画就达400多万张。工艺水平也大为提高,其“套银描金”工艺被誉为“金三裁”。建国初,南、北小里村组织了百余人的年画会,年产年画300多万张。1970年新创门画40多种,套色版由原来的5种增至10种,发行范围也扩大到华北、东北、河南、四川一带。

       凤翔木版年画取材十分广泛,不论神、佛、仙、道、达官贵人,庶民百姓的生活画面还是城、堡、车船、宫室、桥梁、流水、落花、鸟兽鱼虫等,都在艺人取材之列。按照题材,主要分为祭祀画、谷雨画和春牛图、戏文画、吉祥画、风俗画等五种。祭祀画主要用于过年时人们祭祀神灵,主要有门神画及家宅六神(天神、灶神、仓神、龙王、槽马侯、土地神)画、财神画等;到了谷雨节,农户要张帖谷雨画和春牛图,谷雨画有单鸡、双鸡、张天师等,是降邪镇宅、令毒虫远避的镇物,春牛图上印有当年二十四节气日期,有指导农事的作用;凤翔民间流传着大量的神话故事,古典名著中的故事也老幼皆知,凤翔人爱听秦腔戏,因而产生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戏文故事画;西北为苦寒之地,自然环境恶劣,农人生计十分艰难,都把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寄望于未来与子孙,幻想命运能有意外的转机,因而产生了“吉庆有余”、“莲生贵子”、“吉祥如意”等祈福纳祥的吉祥年画;依据当时当地的风情习俗和人们的日常生产、生活场景艺人创作出了相当数量

的风俗画。

       凤翔木版年画的制作原料有:梨木板材、纸张(宣纸、有光纸、粉帘纸、毛边纸等)、矿物颜料、石色颜料。

制作器具主要有:

       1、制板器具:锯子、刨子、锉、凿子、大小刻刀。

       2、印刷器具:印床、刷子、盛颜料的盘子、印推。

       3、染色器具:各种大小毛笔。

01.jpg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